老牌商業(yè)街里的傳統(tǒng)酒坊與醬園
作者:佚名|分類:生活雜談|瀏覽:88|發(fā)布時間:2025-07-19
在北京市中心的一個商業(yè)街上,有一家百年歷史的酒坊——六必居。它位于糧食店街上,靠近前門大街西側(cè)。這條街長約509米,看似尋常,但曾是京城最繁華的區(qū)域之一。
六必居創(chuàng)建于明代,金字大匾嚴嵩題寫。其歷史悠久已近600年。它的南邊就是中和戲院,是戲劇院中名副其實的“老字號”,舊稱“中和園”,北京最大的九家戲園之一。民國期間,著名京劇演員梅蘭芳、馬連良、程硯秋、尚小云、筱翠花、李萬春等常在此演出,無數(shù)精彩瞬間在這里定格。中和戲院見證了京劇的輝煌。
六必居的北口有一家店鋪歷史悠久已近600年,就是六必居創(chuàng)建于明代,金字大匾嚴嵩題寫。他的南邊就是中和戲院,是戲劇院中名副其實的“老字號”,舊稱“中和園”,北京最大的九家戲園之一。民國期間,著名京劇演員梅蘭芳、馬連良、程硯秋、尚小云、筱翠花、李萬春等常在此演出,無數(shù)精彩瞬間在這里定格。中和戲院見證了京劇的輝煌。
源升號博物館, “網(wǎng)紅”打卡地,是酒坊六必居的前身。創(chuàng)造了“掐頭去尾取中段”的獨特釀酒技藝,二鍋頭酒誕生了,讓源升號與當(dāng)時的王致和、同仁堂、榮寶齋齊名。
六必居賬本顯示創(chuàng)建于清朝,坐落在前門外糧食點街3號。1936年9月25日店慶500年請位于石頭胡同的大北照相館攝影留念,向前推算500年是1436年。六必居至今保留一塊木牌,上面記錄六必說法。翻開六必居舊房契,雍正六年8月15日的家具賬本上有源升號字樣,由此看六必居最早叫源升號。源升號博物館在糧食店街40號,是二鍋頭酒的發(fā)源地。由此六必居的前身可能是酒坊,醬園大概是后來的事情了。
歲月流轉(zhuǎn),時代變遷,這條古老的街道仍舊吸引著人不斷探尋、去品味。

(責(zé)任編輯:佚名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