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虞女子拾金不昧歸還4萬元黃金手鐲引發(fā)公益熱潮
作者:佚名|分類:生活雜談|瀏覽:88|發(fā)布時間:2025-07-17
浙江上虞發(fā)生了一件令人感動的事情:一位女子在路邊攤購買了價值6.6元的小青菜時,在回家途中意外發(fā)現(xiàn)了一個裝有44.67克黃金手鐲的塑料袋。面對這筆不義之財,她沒有動心,并且果斷決定歸還給失主。
當這位女士回到家中后,她的家人發(fā)現(xiàn)了這一珍貴物品,于是帶著5000元紅包前往賣菜攤位道歉并索要金手鐲。徐大姐(化名)的舉動讓人驚嘆不已,而她的真實身份更是令人肅然起敬。在接受采訪時,徐大姐坦誠地說:“說實話我也是非常心動的,畢竟我也只是個普通人,但不義之財確實也讓我坐立難安!”
這次事件引發(fā)了廣泛關注,許多人都想加入她的公益團隊以貢獻自己的力量。據(jù)了解,徐大姐所在的義工社已經成立十三年了,在這期間他們幫助過孤寡老人修理家電、給留守兒童送書包等,還幫助八十多位走失的老人找到了家。

徐大姐平時買菜時總會選擇那些老年人經營的小攤位,并且常常主動幫忙收攤。她的這些習慣源自于她二十年來一直投身公益事業(yè)的經歷,這期間她所幫扶的對象已經超過四萬人了。
當金手鐲歸還給失主后,當?shù)卣搲舷破鹆艘还捎懻摕岢?。有人計算過這筆錢的價值大約為4萬多元人民幣,相當于普通打工者半年的工資收入;然而更多的人對徐大姐的選擇表示贊賞和支持。“錢能再賺,良心賬一輩子還不清”成為最熱門評論之一。
這件事不僅讓賣菜的老奶奶感動得無以言表,在社會上也產生了積極的影響。菜市場管理方已經發(fā)布了通知,計劃為所有攤主提供物品保管知識培訓;同時老奶奶的孫女也被激勵加入到了志愿者行列當中,利用周末時間參與敬老院服務工作。
徐大姐的事跡進一步推動了社區(qū)之間的合作與互助精神,目前已有三個周邊社區(qū)主動聯(lián)系她,希望共同開展失物招領公益項目。這些積極的變化充分體現(xiàn)了徐大姐行為背后的社會影響力和道德感召力。
通過這樣的故事,我們可以看到,在面對意外之財時保持誠實和正直是多么重要,并且這種高尚的行為能夠激勵更多人加入到志愿服務行列中來,為社會做出貢獻。
(責任編輯:佚名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