衡水女孩高考707分北大生變海軍戰(zhàn)士:青春在磨礪中閃光
作者:佚名|分類:生活雜談|瀏覽:85|發(fā)布時間:2025-07-17
2018年夏天,河北衡水一個名叫王心儀的女孩以707分的高分考入北京大學中文系。她來自棗強縣的一個普通農(nóng)民家庭,家里還有兩個弟弟,全家的生活依靠父親打工和幾畝薄田維持。
從小就很懂事的王心儀經(jīng)常幫助母親做農(nóng)活。盡管家境貧寒,但她從未向命運低頭。墻上貼滿的獎狀記錄了她的勤奮與努力。

在高三那年,她寫的一篇《關于自己、關于貧窮、關于希望》的文章在網(wǎng)絡上廣為流傳,文中流露出積極向上的心態(tài):“貧窮可以讓人消沉,也可以讓人更堅強,我選擇了后者。”
在這篇文章中,王心儀正面講述了家庭的貧困狀況以及這種環(huán)境對她個人成長的影響。盡管沒有玩具、新衣服甚至正常的通勤條件,但她依然心存感激。

進入北京大學后,一次偶然的機會改變了她的生活軌跡。大一時,她參加了一場退伍士兵的經(jīng)驗分享會,兒時對海軍的夢想被重新點燃。
當她向父母表達參軍的愿望時,遭到了強烈的反對。母親哭著說:“好不容易考上北大,為什么要選擇吃苦?”父親也勸她再三考慮。
然而,王心儀堅持自己的決定,并告訴他們:“我們這一代人不能只求安逸生活,國家需要年輕人貢獻力量,我想實現(xiàn)自己的價值?!弊罱K,看到女兒如此有主見,父母選擇了支持她的夢想。
2020年,她如愿穿上了海軍軍裝,被分配到遼寧艦擔任操舵兵的職務。新兵訓練異常艱苦,三個月下來,原本白皙的皮膚變得黝黑,身上也添了不少傷痕,但她從不抱怨,在航母上工作的責任重大,容不得半點差錯。
隨艦執(zhí)行任務期間,她參與了多項重要軍事行動。2022年退伍后,她重返北大校園,并且獲得了保送研究生的資格。此外,她還參加了一些節(jié)目,分享了自己的人生經(jīng)歷和感悟。
從一個出身寒門的學生到北大學子,再到海軍戰(zhàn)士,王心儀用實際行動詮釋了青春的意義。她就像一顆頑強生長的種子,在逆境中破土而出,綻放出耀眼的生命之花。
對于大學生中途參軍這件事情,大家有何看法?如果這是你的孩子做出的選擇,你會支持嗎?
(責任編輯:佚名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