亚洲精品亚洲字幕,欧美亚洲国产日韩,一级A午夜福利免费区,亚洲аv在线观看

  • <sub id="4hnwl"><ol id="4hnwl"><em id="4hnwl"></em></ol></sub>

        
        

          當前位置:首頁 / 生活雜談

          恩施老家雞蛋養(yǎng)殖之路: 從土雞到蛋盒

          作者:佚名|分類:生活雜談|瀏覽:88|發(fā)布時間:2024-12-02

          我決定回到恩施農村老家近一年后,最早養(yǎng)的一批雞在養(yǎng)了七八個月后,終于開窩產蛋。由于全是玉米粉碎后喂養(yǎng),這批雞長得很慢,且雞的大小不均勻。大的三斤在產蛋了,小的才一斤多點。這種養(yǎng)法并不科學,效益也不好,產蛋率極低。第一批育成的一千六百多只雞,到高峰期一天才100多枚蛋。

          最初產的蛋主要是以前的朋友們買了給小孩吃或在年節(jié)時作為送給客戶的禮品。但最初發(fā)貨由于沒經驗,是用塑料蛋托放在禮品盒里快遞,破損嚴重。發(fā)了一批后,后面就用珍珠棉外加訂做的紙箱,破損率大為改善,到用戶手中基本控制在1~2%左右。但這種包裝成本比較高,一枚蛋要達到0.3元左右。

          當時由于量不大,給深圳、北京、上海的朋友是3.3元一枚。老家當地別人要的是禮盒裝的40枚100元,算下來一枚是2.5元。當時開始定這個價格時,老家周圍的人都說這么貴怎么賣的出去?作為朋友圈子里第一個回農村做農業(yè)的人,大家都還比較支持。好幾個朋友都是10000元、5000元的預付,每月通知再發(fā)貨。即使在本地,節(jié)慶期間,也有很多人禮品裝的一買幾十上百盒送禮的。

          因為恩施農村山高林密,野生動物太多,一般農戶不是專職養(yǎng)雞,雞都養(yǎng)不大。一二十只雞苗不要幾天就被野生動物抓光了,即使在農村,想買真正的土雞蛋也難。連村子里在外地工作的有了小孩后都是托父母找我買的雞和蛋。當時隨著后面幾批雞陸續(xù)開產,建一個穩(wěn)定的銷售渠道成為當務之急。

          有一老大哥是在深圳幾個商會的領頭人之一,人脈極其廣泛。之前電話里也溝通過幾次,初步確定以幾個商會為依托,在商會成員中做成會員制。這期間也回了幾次深圳,一圈朋友討論提供哪些產品,定價、配送、文案宣傳等,只待這些全部落實后,就在商會成員中開一個產品發(fā)布會,招募會員。但是這一系列方案就在我快準備就緒時,老大哥出事了,之前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成了泡影。

          今天就寫這么多,下次寫淘寶、一號店的電商歷程及供應全國大賣場的經歷。@頭條農友會 @字節(jié)跳動扶貧

          恩施老家雞蛋養(yǎng)殖之路: 從土雞到蛋盒恩施老家雞蛋養(yǎng)殖之路: 從土雞到蛋盒恩施老家雞蛋養(yǎng)殖之路: 從土雞到蛋盒

          (責任編輯:佚名)